English

教育梦 赤子情

2000-04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劲松 我有话说

张杰庭37岁北京市政协委员,全国青联委员,北京锡华未来教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,曾获得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、世界杰出青年创业者奖等称号。

张杰庭1987年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,进入商界,1992年创建北京锡华电子有限公司,企业迅速发展壮大。也许是他的家庭是个教师之家的缘故,他对教育有份特殊的感情,刚有了钱,他便投资教育。他认为,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重在国民素质,国民素质重在人才的培养,人才的培养重在教育,尤其是基础教育。1993年投资1.6亿元,兴建了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。1994年正式开始招生,学校在教育、教学诸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,现在办的红红火火,教学质量在海淀区名列前茅。至此,张杰庭并不满足,1999年,他与母校北京工业大学经过多次磋商、研讨,决定合作举办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,锡华公司将给实验学院在资金和建设方面提供支持和保证。张杰庭为什么这样痴迷教育?日前,记者走访了他。

记者:“你已创办了双语幼儿园,21世纪实验学校,为什么还要办大学呢?”

张杰庭:锡华公司自创建初期,就将自身的发展进步与中国的教育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,我们运用全新高效的运作方式,通过实业教育——科研——教育资源开发一体化,实现了“企业投资教育,教育回哺企业”的良性循环。我认为企业成功后,应为民族进步做点实事,当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回报教育,支持教育。1993年我们投资基础教育成功后,我们认为这套教育体系必须延伸,基础教育改革应和大学教育衔接,大学教育在我们的模式培养下,能与社会、市场接轨,进一步摸索高教改革的路子。此举得到了北京市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。

记者:“在办学中,你感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”

张杰庭:我们跑了十多个省,几十个县,深感高等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需求,政府提倡扩招,提高人们受教育的程度,非常符合社会要求。可实施起来难度很大,首先是资金严重不足,再是,目前我国虽有一些政策法规支持教育,但没有细则,希望政府借鉴国外的一些法规制定相关政策,以促进更多的企业家投资教育。

记者:“原北工大实验学院建于1993年,是北工大所属的二级学院,新的实验学院要办出什么特色?”

张杰庭:北工大实验学院是北工大现有的院系中唯一一所集理、工、文、管、经于一体的综合学院。学校董事会决定以新的模式构建新的实验学院,在海淀区新择400亩左右的院址,由企业出资,按照新思路、新体制、新办法,在高等院校的办学体制、投资体制、管理体制、运行体制、教学方式、人才培养模式诸方面进行改革,共同开发建设一所面向21世纪的崭新的北工大实验学院。

在合作办学中,我们将通过企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,提高学院的竞争能力,强化实践环节,为学院的教改实验提供载体和基地,为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、专业设置的变化及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市场导向。总之,通过双方努力,新的实验学院紧跟国际潮流,办成精品化、国际化的学校,走出一条办学方向正确,教育经费充足,教育专家治学,教育质量优良,具有自我发展机制,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发展之路。

记者:“据说,你在母校建校40周年时,捐了300万元建设一个学生活动中心,这是北工大建校以来接受的最多的一笔毕业生捐款。”

张杰庭:学子回报母校是应该的。进入21世纪,教育、传媒、网络是三大朝阳产业,支持教育是功在千秋的好事。我只想到晚年时,桃李满天下,将是很欣慰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